
【基本信息】
陈海波,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财经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现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副理事长,2014-2015年省公派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电子邮件: hbchen@ujs.edu.cn
【主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国际市场营销调研与开发》《国际商务调研与数据挖掘》《消费经济学》《中级产业经济学》《消费行为学》等。
【研究领域】
1. 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
2. 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
3. 金融计量与国际投资
4. 系统分析与创新管理
【获得荣誉】
1. 2022年江苏大学研究生优秀任课教师
2. 2018年 江苏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3. 2016年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4. 2013年 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5. 2013年 江苏大学新长征突击手
6. 2012年 江苏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人选
7. 2012年 江苏大学先进工作者
8. 2008年 江苏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
9. 2007年 江苏大学优秀班主任
10. 2007年 江苏大学优秀党员
11. 2006年 江苏大学优秀教师
【获奖情况】
1. 2023年《微观经济学》获江苏省教育厅“云书院”首批认定教学示范课
2. 2021年“双螺旋四平台”赋能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实践获 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 2018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专著)” 获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4. 2014年“中国R&D投入的绩效评价及其战略思考(专著)”获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5. 2012年“中国R&D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专著)”获第十二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 2013年“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与改革实践”、“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获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7. 2012年 江苏大学第五届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
8. 2010年“我国工业企业R&D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论文)”获镇江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9. 2009年“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国际经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获首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10. 2008年“政府科技计划培养人才绩效评估及数据库建设”获第九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1. 2008年“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的统计分析”获第十届江苏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12. 2007年“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综合研究”江苏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优秀课题二等奖
13. 2006年“R&D活动、区域创新能力与我国经济发展”获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4. 2005年“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获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15. 2004年“江苏省R&D投入分析与评价” 获第八届江苏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6. 2004年“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研究”获江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7. 2004年“江苏省R&D投入分析与评价”获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8. 2004年“《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 2004年“国际市场营销学”获江苏大学二类优秀课程
【科研项目】
1. 在研项目
(1) 2024-202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托项目:Development of Study Reports on Market Dynamics and Value Chai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ufferfish Industry(课题负责人)
(2) 2023-2026年国家统计局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机制与路径研究(课题负责人)
(3) 2024-2025年企业委托项目:2022-2023年××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绩效评价(课题负责人)
2.结题项目
(1) 2018-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与路径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8-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要素及其培养路径探索(课题负责人)
(2) 2022-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江苏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课题负责人)
(3) 2016-2021年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项目:基于社会网络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指标设计及测度研究(课题负责人)
(4) 2016-2019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战略机遇期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专业预警机制研究(课题负责人)
(5) 2017-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常态下江苏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与增长潜力研究(课题负责人)
(6) 201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课题负责人)
(7) 2005-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R&D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排名第二)
(8) 2011-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贬值及投资补偿研究”(排名第四)
(9) 2010-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课题负责人)
(10) 2009-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R&D统计体系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排名第四)
(11) 2006-2008年中国科技部地方科技统计项目: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的统计分析 (排名第二)
(12) 2002-2004年中国科技部地方科技统计项目:江苏省R&D投入分析与评价(排名第二)
(13) 2010-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项目: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价研究(排名第四)
(14) 2014-2016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标体系、关键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课题负责人)
(15) 2007-2009年国家统计局项目: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动态仿真及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
(16) 2005-2007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R&D活动、区域创新能力与我国经济发展” (排名第二)
(17) 2008-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排名第二)
(18) 2009-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难点和对策研究(排名第二)
(19) 2007-2008年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政府科技计划培养人才绩效评估及数据库建设” (排名第二)
(20) 2007-2008年江苏省软科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自有技术成份测定及现状分析(排名第三)
(21) 2007-2009年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江苏企业与外资高科技产业进行配套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排名第四)
(22) 2005-2006年江苏省软科学项目“2003—2004年江苏省科技计划结题验收项目绩效分析研究” (排名第三)
(23) 2004-2005年江苏省软科学项目:跨国公司对江苏省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排名第三)
(24) 2010-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模式与路径研究” (排名第三)
(25) 2010-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项目: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课题负责人)
(26) 2006-2007年江苏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课题“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综合研究”(排名第二)
【主要论著】
主要论文和著作
[1] 陈海波, 路可意. 新质生产力赋能对外贸易绿色转型的机制研究[J]. 价格月刊, 2025, (01): 30-40.(北大核心)
[2] 陈海波, 邓雅慧, 陈银飞. 客户集中度、企业环保投资与绿色创新[J]. 企业经济, 2023, 42 (12): 15-24.(北大核心)
[3] 陈海波, 邓雅慧.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赋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3, 38 (01): 17-30.(CSSCI检索)
[4] 陈海波, 马琳楠, 刘洁.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我国27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23, 37 (03): 86-94.(CSSCI检索)
[5] 陈海波, 姜熠洁. 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与共同富裕[J]. 武汉金融, 2023, (01): 51-59.(北大核心)
[6] 陈海波, 张琳琳, 刘洁. 数字贸易是否驱动了外贸高质量发展——兼论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J]. 价格月刊, 2022, (10): 9-18.(北大核心)
[7] 陈海波, 姜娜娜, 刘洁. 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PSM-DID的实证检验[J]. 城市问题, 2020, (08): 33-41.(CSSCI检索)
[8] 陈海波, 姚蕾.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 价格月刊, 2019, (01): 50-57.(北大核心)
[9] 陈海波, 姚蕾. 高校本科专业预警评价体系构建及关键因素甄别[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37 (01): 24-28.(北大核心)
[10] 陈海波, 姚蕾. 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的测度[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 (07): 159-162.(北大核心)
[11] 陈海波, 胡智愚, 陈丽珍. 研究生导师选择偏好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06): 140-143.(北大核心)
[12] 陈海波, 姚依倩. 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测度与阶段甄别[J]. 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 (03): 147-153.(北大核心)
[13] 陈海波, 江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性研究——30个省市自治区视角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1): 81-85.(CSSCI检索)
[14] 陈海波, 朱华丽. 居民文化消费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4, (14): 104-107.(CSSCI检索)
[15] 陈海波, 张悦.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J].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7): 62-71.(CSSCI检索)
[16] 陈海波, 刘晓洋, 王婷. 金砖国家与主要发达国家外贸竞争力的比较[J]. 商业时代, 2014, (14): 25-27.(北大核心)
[17] 陈海波, 王婷. 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 商业时代, 2014, (08): 34-36.(北大核心)
[18] 陈海波, 刘晓洋, 刘洁.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特征的关联规则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3, (20): 72-74.(CSSCI检索)
[19] 陈海波, 魏啸. 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3, 29 (09): 14-23.(CSSCI检索)
[20] 陈海波, 朱华丽, 段文清. 我国消费、投资及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J].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8): 44-47.(CSSCI检索)
[21] 陈海波, 刘旸旸. 江苏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J]. 城市问题, 2013, (03): 33-37.(CSSCI检索)
[22] 陈海波, 王婷, 刘洁. 促进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 (03): 90-91.(CSSCI检索)
[23] 陈海波, 朱华丽. 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2): 11-19.(CSSCI检索)
[24] 陈海波, 王昕言. 基于R&D视角的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6): 11-15.(CSSCI检索)
[25] 陈海波, 朱华丽, 刘洁. 江苏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协整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2, 31 (02): 60-65.(北大核心)
[26] 陈海波, 赵美玲, 徐先翔. 居民文化消费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镇江市的调研数据[J]. 消费经济, 2012, 28 (01): 60-64.(北大核心)
[27] 陈海波. 企业R&D投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企业创新调查数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1): 63-66.(CSSCI检索)
[28] 陈海波.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仿真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1, (10): 100-102.(CSSCI检索)
[29] 陈海波, 李雨婧, 陈芳. 基于Logistic曲线模型的我国R&D投入规律及战略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09): 25-27+53.(CSSCI检索)
[30] 陈海波, 刘洁. 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结合分析[J]. 统计教育, 2008, (03): 19-20.
[31] 陈海波, 刘洁. 我国工业企业R&D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08, (01): 88-95.(CSSCI检索)
[32] 陈海波, 刘洁, 张瑾. 基于Panel-Data模型的江苏省区域旅游接待人数与旅游经济增长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7): 127-129.(北大核心)
[33] 陈海波, 张瑾, 刘洁. 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思考[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2): 27-28.(北大核心)
[34] 陈海波. Panel-data模型在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 统计与决策, 2005, (06): 114-115.(CSSCI检索)
[35] 陈海波,刘洁. 江苏省人均GDP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J]. 统计与决策, 2002, (11): 17.(CSSCI检索)
[36] 中国R&D投入的绩效评价及其战略思考,2013年,江苏大学出版社(第一)
[37] 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2016年,江苏大学出版社(第一)
[38] 中国R&D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
[39] 微观经济学(参编)江苏大学出版社
[40] 西方经济学题库(参编)江苏大学出版社
[41] Sakilu, OB,Chen, HB. Realizing Carbon Neutrality in Top-Emitter Countries: Do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newable Energ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Tax Matters? [J]. Sustainability, 2025,17(1)(SCI,SSCI).
[42] Lu, JW ,Chen, HB . Dynamic Evaluation and Forecasting Analysis of Touristic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Forest Parks in China [J]. Forests, 2024,15(1)(SCI).
[43] Chen HB etc. Striving towards 2050 net zero CO₂ emissions: How critical are clean energy and financial sectors? [J]. Heliyon, 2023,9(12)(SCI).
[44] Obobisa, ES,Chen, HB,Mensah, IA. Transition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J].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23, 25(7)(SCI).
[45] Chen, HB ; Lu, JW. Does Cultural Agglomeration Affect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279 Cities in China [J]. Sustainability, 2023, 15(9)(SCI).
[46] Chen HB etc. Examining Finance-Growth Nexu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ub-Regional Economies of Africa [J]. SAGE Open, 2023, 13(1)(SSCI).
[47] Chen, HB,Manu, EK . The impact of banks' financial performance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Afric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29(32)(SCI).
[48] Obobisa, ES,Chen, HB ,Mensah, IA. The impact of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on CO₂ emissions in African countrie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2,180(SSCI).
[49] Jiang, NN,Jiang, W,Chen, HB . Innovative urban design for low-carb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s innovative city pilots [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2, 31(2)(SSCI).
[50] Chen HB etc.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a review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31)(SCI,SSCI).
[51] Chen HB etc. The spatial effect of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regional ecological efficiency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30)(SCI).
[52] Chen HB et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the ca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 26(7)(SCI,SSCI).
【学术交流】
1. 2024年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经济社会热点观察学术沙龙
2. 2018年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年会
3. 2014年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美经济论坛
4. 2011年第三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
5. 2009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
6. 2007年中国软科学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