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财经学院积极动员青年学子在寒假期间投身到“返家乡”的火热实践中,组织开展2025年“实干笃行践初心,青春作为谱华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峥嵘岁月
财经学院组织团队前往家乡红色遗址、先辈故居、非遗文化纪念馆等地,回溯革命历史,体悟先辈爱国奉献的精神。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遗址,志愿者观看舞台剧《姑苏烽火》,重温苏州革命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吉林新站谈判旧址,在与当地人员的交流中,志愿者深入了解了“拉新战役”,体会到革命文化的深厚内涵;走进安阳市烈士陵园,志愿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研读碑文,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与对红色历史的深切缅怀。

二、触摸历史脉搏,探寻非遗之光
财经学院组织志愿者们奔赴家乡,走进无锡惠山古镇,从建筑风格到思想文化内涵,多方位探寻古镇成为2025年春晚分会场的独特魅力;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志愿者走进昆曲博物馆、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与昆曲艺术家深入交流,见证年画制作的全过程,切实了解非遗文化保护的现状与传承的珍贵;南通韩公馆中,志愿者全面了解了砖雕、木雕等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剖析其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为非遗传承贡献青春思考。

三、打造非遗晚会,共度新春佳节
财经学院帮助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江苏省苏州市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晚会”,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与社区居民一起剪窗花、手工编制中国结、写“福”字,还分享了春节习俗和非遗文化的历史故事,并演绎了经典剧目。通过互动,居民们不仅学到了传统技艺,还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表示:“以前觉得这些传统技艺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它们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形式生动有趣,内容富有意义。”

四、厚植感恩情怀,行动传递温暖
感恩教育既是个人品格的塑造工程,更是社会文明的筑基工程。财经学院组建多支优秀校友宣讲团回到母校,激励学弟学妹认真学习、努力备考。团队成员联系家乡所在地社区,开展感恩主题讲座,分享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感恩小故事。

五、筑牢防诈屏障,守护金融安全
财经学院组织团队以“金融反诈大作战——‘守护您的钱袋子’”为主题开展反诈宣讲活动,在高校、社区、商铺等地通过详实的案例剖析揭示电信诈骗、电子银行诈骗等多种金融诈骗手段。同时,团队还重点面向老年人群体,讲解“保健品诈骗”“养老投资骗局”等典型案例。针对部分老人使用非智能手机的情况,队员特别制作“防诈骗联系卡”,将村委会、派出所等求助电话印制成便携卡片,将金融反诈知识送到老人身边,为守护乡村“夕阳红”贡献青春力量。

六、科技赋能农业,青春助力振兴
财经学院组建科技实践团,前往农业科技现代化示范基地,通过参观学习、技术交流和实地体验,深入了解猕猴桃种植技术,参观猕猴桃种植园和智能化农业设施。团队调研基地所采用的滴灌技术、智能温控系统和无人机监测等技术,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详细记录猕猴桃的种植流程、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场景,在交流中了解选种、施肥、采摘等各个环节中蕴含的丰富智慧。团队成员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市场推广、产品营销、科技兴农等方面提出建议。

未来,财经学院将继续为财经学子搭建更多元、更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让青年学子能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成长成才,激励江大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